课程若干要素的思政逻辑探析杨建义【摘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观,也属于课程研究范畴。从课程要素看,课程的价值取向在历史演变中展现了丰富的思政逻辑;知识中包含的事实取向和价值取向,在课程传授中通过学问化、专业化、结构化等体现思政逻辑;课堂反映了知识意义和主体的价值选择,师生的课堂互动蕴含着丰富的思政逻辑。“课程思政”要围绕立德树人,把价值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之中,以创造美好生活为课堂教学目标,把课程思政落实在多样化教学中。【关键词】课程要素;思政逻辑;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既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种课程观。[1]其目的是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寓于、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都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整体的协同效应。因此,从课程观的视角把握课程要素,如课程设置本身的价值取向、教师、知识、课堂、学生等的思政逻辑,对深化“课程思政”的理论思考,推动“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课程价值取向的思政逻辑“课程思政”属于课程研究的范畴。课程研究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关于学校中应当编制怎样的内容与活动的、有现实影响力的“决策”问题的研究;二是超越这种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jybfdyjd.fjnu.edu.cn
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展开的教学建设与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掘高校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价值,促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进一步实现全方位、多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一、有利于建立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机制。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并行发展,建立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机制。通过这一思政育人机制,能够使...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www.wzu.edu.cn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www.jyb.cn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建设”自提出以来,其核心目标就围绕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展开,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课程教学与研究的各环节、各领域,打造全过程、全学科的育人模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因此,为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进校园,我们应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和途径、坚持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方向,即坚持课程思政与学生工作的无缝连接、与互联网+的无缝衔接、与社会优质资源的无缝对接,...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marx.wzu.edu.cn
[摘 要]“课程思政”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术界从“课程思政”形成的背景、概念、价值、建设路径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www.jyb.cn
摘要: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课程思政这一新生事物,着力探讨其“是...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m.jyb.cn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职业教育“育人”的本质要求,而实施课程思政,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如何理解“课程思政”一词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它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基于上海经验,我们可以把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理解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教育理念。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绝不是简单的文字次序调换,从教育理念或课程理论上讲,完全是两种取向不同、内涵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www.jzp.edu.cn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指明,“育人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因此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刻不容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育人与育才的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始终追求的目标。如何在协同育人的动态过程中达到育知与育德相统一的标准,有效释放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达到协同育人行稳致远,...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marx.wzu.edu.cn
新华网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网上舆论阵地,适时推出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为全国高校教师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学习和共享于一体的教学服务平台,旨在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助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需求,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助力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xhsz.news.cn
近日,机电工程学院张宗波教授负责的本科课程《工程制图》、于蕾艳副教授负责的研究生课程《汽车动力学与控制技术》获评2024年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到目前为止,机电工程学院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达到6门,其中本科课程5门,研究生课程1门。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news.upc.edu.cn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课程思政切实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不仅推进了专业课程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同时更是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全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将...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marx.wzu.edu.cn
作者:李蕉方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亦是各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课程思政的纲领性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清晰谋划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的战略布局,以进一步落实“门门讲思政、人人讲育人”的工作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围绕“何为课程思政”展开了热烈讨论,从最初的众说纷纭到目前初步达成共识——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而是一种新的课程观。《纲要》也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然而理论上的共识并不等同于实践中的落地,当前各高校在评奖乃至部分示范课堂中会不时发现:部分专业课为体现思政元素或浓墨重彩地讲思政,或生搬硬套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甚或在专业课中思政内容的比例大过了专业教育……诚然,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偏差在所难免,但上述现象折射出来的深层问题仍可归于对概念本身认识不清: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究竟该如何理解,这种新的课程观又该如何践行,仍是目前需要不断阐释与深化的课题。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www.qztc.edu.cn
作者: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课程思政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它首先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上落实的任务,随之也成为一个需要从学理上说清楚的问题。为了能够在全国高等学校普遍地开展课程思政,并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方向和界限,就需要从理论上对其内涵、必要性与可能性、特点与优势,以及原则与路径,进行比较全面的阐释。一、课程思政概念的内涵及必要性课程思政是在全面加强思想...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kcsz.sqnu.edu.cn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上海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了育人效果。现在,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但是,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把握上,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和模糊认识,需要加以辨析和深化,从而充分发挥二者的各自独特育人优势和作用。一、...
更新时间:2025-02-12 直链:jsfz.xidian.edu.cn
开课学院: 经济学院 制作人:夏玉香课程名称《国际贸易理论》授课对象所属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开课年级2课程性质理论课课程总学时48 课程简介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学科。课程一方面要运用宏、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有关理论;同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规则是随着现实贸易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因此也需要学生注重理...
更新时间:2025-02-10 直链:enun.jju.edu.cn
万里学院20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1A10407TheoriesPolicyofInternationalTrade2022-06-04《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TheoriesPolicyofInternationalTrade课程英文名TheoriesPolicyofInternationalTrade课程编号1A10407课程类别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学分5理论+实验5+0总学时数80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开课学院商学院开课系部国贸与会展系面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展经济与管理开课学期3一、课程描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主要讲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基础知识,旨在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等基础知识的了解,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及其演进过程、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体制及国际贸易政策等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将所学国际贸易理论运用于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融合课程思政内容,将德育、诚信内容融入课程体系,支撑和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要求的第6项要求,具体内容为:“具备敬业、守业的职业精神,了解并遵守所学专业的伦理和职
更新时间:2025-02-10 直链:business.zwu.edu.cn
《创新思维与创业管理》教学大纲(CreativethinkingandEntrepreneurialmanagement)课程代码:20171A17学分:3总学时数:48先修课程:无开课对象:商学院各个专业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创业模块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创新对于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初步认识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了解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了解创业过程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初创企业的特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训练沟通以及资源整合、团队建设、商业计划书的撰写等创业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创新创业实践打好良好基础。本课程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支撑和满足各个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形成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一定的领导、组织、沟通、协作能力,能综合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二、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讲授第一章之前要先进行说课,介绍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与其
更新时间:2025-02-08 直链:jwgl.zwu.edu.cn
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目前,各地、各高校就“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育人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仍然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包括研究往往专注于方式方法,而且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或缺乏宏观视野,没有多维度进行研究分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主要集中在机制、教师、资源、引领四个方面。1.推进机制不够健全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高...
更新时间:2025-02-07 直链:www.xzmvc.net.cn